就业是民生之本。组织实施好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是应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应急、应变措施,更是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定位的长效制度建设。
一、再认识问题的提出
自国务院批转的《2003—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首次明确提出“以就业为导向,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尤其是2006 年启动了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2010 年又启动了第二批百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各省也相继启动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以来,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统计公布的就业率连年提升,2010 年和2011 年绝大多数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已高于本省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职教育的社会声誉逐渐提高,具有了喜人的发展势头。但是,随着生源数量逐年减少(2008 年全国高考考生为1050 万人,2009 年为1020 万人,2010 年为946 万人,2011年为933 万人,下降趋势将延续至2017 到2020 年前后),高职院校招生受到的冲击明显高于普通本科院校。2004 年高职院校招生数占高校招生总数的48%,2008 年上升到51%, 但2009年却下降到49%,2010 年继续下降到46.9%,而且“即使是公办本科院校,10%左右的不报到率都是正常的, 高职高专的比例还会更高”。虽然生源总体减少是高职院校招生人数下降的直接原因,但考生更多地选择本科院校或出国留学更使得高职院校招生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部分高职院校的招生严重不足,后续发展难以为继,以致于有学者认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拐点”已经到来。
为什么高职院校受生源减少影响的冲击明显高于本科院校? 不能说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也不能说高职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社会不需要,更不能说在高等教育已大众化的今天家长及考生仍受传统高等教育观念的影响。事实上,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就学,就是寄希望于将来能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出口畅,进口才能旺”,只有从根本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才能解决招生困难,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需要对就业工作进行科学的认识和定位。
二、对就业工作认识的误区
高职院校虽然已将促进毕业生就业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千方百计提高就业率,但对就业工作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如果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势必会影响就业工作的成效。
为就业率而做就业工作。每年上半年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就出台各种政策推动就业工作,并将各学校的就业率乃至各专业的就业率公开发布, 甚至将就业率与专业的取舍挂钩,这诚然对学生及时就业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给学校带来了压力,有些学校为了有一个所谓“好”的就业率名次,为了保住某些专业不被取消或限制招生,就不顾学生的就业意愿强迫学生签订就业协议,甚至在就业率上“掺水分”,虽然就业率名次上去了,但真正的就业情况却并不如人意。
就业仅仅是就业部门的工作。为了做好就业工作,各学校都设立了专门的就业机构,开设了就业课程,配有专职就业人员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如组织就业招聘会,吸引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发布就业信息,甚至指导学生包装就业简历,辅导学生面试技巧等。就业专职人员的辛勤工作确实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就业方面的帮助,但如果“学生就业仅是就业专职人员的工作,与广大教师无关”的话,就会导致教学工作与就业工作两张皮的格局,势必影响就业工作的长效性。
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率。很多学校在谈就业时必定要谈到专业对口率, 似乎专业对口就能表明学校的专业培养没有很浪费。一般而言,学生学什么专业将来就从事相应的工作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如果过分强调就会忽略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学习有一个2 至3 年的周期,绝大多数学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存在模糊性和跟风性,等到自己的生涯规划逐渐明晰,按现行制度专业已无法调整,如果生涯规划与专业不吻合时,学生对口就业就成为一件痛苦的事。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用人单位岗位设置并非完全一致,用人单位并不要求受雇的毕业生纯粹是专业对口,而是更多地关注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其他学习途径真正培养起来的能力,这就使得计算所谓的“专业对口率”更为复杂,而有创业意愿和创业项目的学生更无法实现“专业对口”。
忽视社会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强大支撑和拉动作用。经济增长是拉动就业的主要因素。极端而言,如果用人单位都面临危机停止发展了,吸纳就业的能力就会下降甚至丧失,那么即使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力再强也无法寻找工作机会和工作岗位。所以,学校就业情况与当地经济发展是有密切联系的,东部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高、起薪点高并非完全归功于学校就业工作做的好, 而是与其社会经济发达有密切关系的。事实上,用人单位的巨大需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教育质量和就业工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校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三、进一步端正对就业工作的认识
高职院校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将就业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系统定位就业工作,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成才观。将就业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高职院校的就业教育应充分体现职业特点,做到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的全程就业指导。在一年级,就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职业知识,帮助学生接触和了解职业究竟是什么,认识职业与专业的关系,了解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发现自己的气质和兴趣,形成就业意向。在二年级,就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自觉培养职业能力,通过专业学习和实习实践等了解企业文化,提升职业适应能力,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在三年级,就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学生通过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一时间掌握用人单位信息、掌握一定的面试技巧等,使自己能够更快地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实现就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机融合。学生应在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选择就业,这是实现稳定就业的重要前提。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对自身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职业目标,并做出切实可行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认清自己的综合优势和不足,对自己作出适当的判断。明晰个人目标与现实目标的差距,从而树立明确且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理想,在此基础上选择就业,能够对自己选择的职业岗位充满热爱,真正实现“人尽其才”。高职学生在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时务必结合社会需求,既要将所学专业融入到职业生涯规划中,又要充分体现个人兴趣与能力特长。学校的就业指导应尊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个性化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就业满意度。
通过就业体验提高学生的就业意识。毋庸讳言, 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均缺乏工作经历。对“职场文化”未有亲身的体验, 高职院校必须在专业实训基地构建真实的职业环境,将纯消耗性实训转变为生产性实训,使学生在实训基地能“身临其境”地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达到“就业体验”之目的,使学生毕业时具备就业竞争优势,直接进入岗位,缩短岗位适应期。就业体验的核心就在于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感悟,并由此实现就业主体的“自我教育”。就业体验包括:体验职业角色,可以在生产性实训基地以“上岗”的形式,让学生体验职业生活,寻找职业感觉;体验求职过程,可以组织一、二年级的学生参加就业招聘会, 全方位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了解就业市场的变化, 提高自身择业技巧; 体验就业环境,可以通过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多种途径,让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环境体验”,了解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就业形势,感悟社会就业环境。
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促进就业。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创业教育,助推学生创业。诚然,学生创业既是自身就业的更高境界,又能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促进学生充分就业,但学生创业成功率并不高。不少业内人士甚至反对学生创业,建议学生毕业后先就业再创业。其实不论创业成功与否,创业教育的精髓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包括培养学生的资源整合意识、开发信息意识、战略谋划意识和优化环境意识。学生有了浓厚的创业意识,有助于树立风险意识,主动辨认职业风险,从而规避和化解就业风险,实现稳定就业;有助于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掌握学会学习和学会生存的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有助于提高辨识企业文化、履行岗位职责等方面的能力,变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 有助于了解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创业带动就业。因此,对创业教育是否有效的判断标准并不是培养了多少成功的创业人士,而是培养了多少具有创业意识的毕业生。
做好就业数据的分析和反馈。就业率是就业数据的核心,目前就业率的统计主体是学校内部,统计内容主要是应届毕业生的签约率和应聘率等,教育行政部门适时进行抽查并公布,这种统计方法固然对应届毕业生及时就业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但却有可能导致就业工作“功利化”的倾向。所以,要从方法改革入手,进一步做好就业数据的统计工作。一是改变就业率评价和统计的主体。高职院校可引入校外独立的第三方主体对就业率进行评价评估,以保证数据的可靠和评价的公正。二是不同高职院校可根据各自特点有所侧重地关注毕业生就业状况。如各级示范高职院校和地处东部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应重点关注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创业成功率。三是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的要求,建立对毕业生的连续跟踪调查和反馈机制以及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分析毕业生就业状态的变化趋势,研判影响就业的因素,预测人才需求趋势,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的良性互动,提高教学质量,为做好就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