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人的发展是一个古老的教育命题。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思想家荀子就提出:“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西方近代教育家夸美纽斯、卢梭都曾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发表过精辟论述。课堂环境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安排,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智力发展、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但现今的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变革明显乏力,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变革的理念更新有待加强、管理意识明显落后,而且学生的课堂纪律观念也明显不如普通高校学生,课堂秩序相对混乱。另外,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还存在静态化、封闭化、无序化、负向化和物质化的课堂环境管理现象。高职教育本身的发展需要满足和市场、企业对创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诉求,课堂环境管理应向动态化、开放化、有序化、正向化和生命化的课堂环境管理演变。
一、高职课堂环境从物理课堂到生命课堂的延伸
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教学场所已经从一般意义上的教室扩展到各种场所,但这种界定所凸显的主要是课堂的物理特征。与企业生产过程不同,教学场所发生的主要不是物质的交换或变形,而是心理或精神的交流,这是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所以,要重塑高职课堂环境,首先就必须突破对高职课堂环境的物理性理解,并凸显其精神意义。
(一)高职课堂环境应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
学生成长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既来源于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也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教师传授的知识,如果完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践,学生不仅理解困难,而且容易遗忘。因此,在高职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在环境管理中发掘走向生活化的路径。
首先,应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相互统一的原则贯穿于高职教学的全过程,在进行教学内容、方法、作业、评价选择时,需遵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以确保教学目标生活化。
其次,高职课堂的教学内容设计应当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本身可能是抽象化的,但知识的传递过程却可以是生活化的。
再次,高职的课堂情境必须融于学生生活。
(二)高职课堂环境应凸显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学生需要接受的是开放的、多元化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将学生塑造成具有丰富内涵和自由个性的主体,并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对话与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高职课堂环境变革的情境性特征彰显
学生择业就业、职业适应和职业发展是高职教育的逻辑起点。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对接。这一对接过程既包括学生的初次就业,也包括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职业转换和职业发展。着眼于学生的职业活动,既是职业技术教育,也是高职课堂环境的本质特征和特色所在。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设计应发现、理解和尊重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体需要,关注职业情境对学生职业技能、职业情感和职业经验的影响作用。
因此,在高职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知识与学生的职业情境相联系,让学生基于特定的职业情境,来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理论讲授,而是要设计一个职业场景让学生来思考;同时,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实际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加重实践教学的比例,让学生到企业去参观实践等。最后,重视学生在真实职业情境中的行为反馈。一方面,培养学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
二、高职课堂环境从知识环境向心理环境的转化
课堂是传递和接受知识的场所,从教育产生以来,课堂教学就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掌握知识、培养技能。现代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课堂效果的不仅是知识的逻辑关系,还有课堂心理环境。课堂心理环境是指课堂中主体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尽管它是一个无形的环境,但具有课堂群体互动所形成的气氛、结构、过程及规范等潜在特性,对师生的心理活动和整个课堂活动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而,在高职课堂环境管理上,既要重视知识环境,更要重视心理环境,实现从知识环境向心理环境的转化。
(一)高职课堂环境从知识环境向心理环境转换的现状分析
现实中,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比较重视知识和能力在教学中的地位,而忽视了心理环境的影响作用,导致教师与学生在思想逻辑与心理逻辑方面的冲突。从学生的角度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关系、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情感以及所表现出来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更为重要。作为一个能动的个体,他们不仅看重教师对自己的影响,也看重自己给教师带来的影响。同时,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必然有着独立的思想、情感和观点,喜欢以自己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从教师的角度看,要达成相应的教育目标,必然强调教师的权威,强调课堂规则,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由此,教师心目中理想的课堂状态必然是教师认真讲,学生认真听,认真思考问题,准确掌握教师讲授的知识,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业任务。学生与教师对课堂状态理解的差异性,必然会形成二者对课堂心理环境理解的差异性,这是当前影响高职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只有教师重视心理环境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才能实现从知识环境向心理环境的转化。
(二)高职课堂环境从知识环境向心理环境转换的基本原则
高职课堂心理环境更多是师生关系衍化的场域,特别是师生的合作与交流。然而,即便是师生之间,也必然存在从陌生到熟悉、从不信任到信任的转变过程。“危险源于不确定性”,凡是可以提前预测后果的危险都不属于真正的危险,只有对外部世界和自身世界的无知才是真正的危险。因而,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必须基于对外部和自身的准确判断。不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其要素必然包括教师的知识、能力、教育教学水平、人格魅力等,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需要、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应等。如果师生对于这些因素都能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必然能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的基础是信任和交流,整个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交流过程,还包含着心理与情感的交融过程,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发挥出较高的水平,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高职课堂环境从学业发展向文化成长的引领
西方学者卡西尔提出“人是符号的动物”,并将其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认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指明人的独特之处,也才能理解对人开放的新路——通向文化之路。”由此,人是符号的动物,更是文化的动物。传统的课堂教学,关注的更多是学生以知识和能力为核心的学业发展,却并不关注课堂中的文化性,不关注学生的文化发展。但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从模式建构走向文化自觉”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高职课堂环境要实现从学业发展向文化成长的转变。
(一)高职课堂教学过程的文化自觉
在美国学者看来,学习与创新的能力、素质素养和工作生活能力是当今人类所需要的三大关键能力。这表明,学校教育必须改变单纯重视既有文化知识的传统,应培养学生创造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高职课堂教学过程的文化生成
课堂文化是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课堂风气、规范、心理环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综合体。良好的课堂文化具有如下特征:第一,课堂文化是师生共同构建的,因而,它必然是基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第二,课堂文化应当是师生通过对话与沟通“创制”,而非由教师单方面“规定”的,因而,它必然允许质疑与批判;第三,如同“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不存在完全相同的课堂文化,课堂文化可以借鉴却无法照搬,因而,课堂文化必然具有创造性特征。高职院校的课堂文化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只有创新的课堂文化才能真正体现课堂的情趣性、智慧性与生命性特征。
(三)高职课堂教学过程的文化意识培养
职业能力不仅体现在学生解决生产任务的能力,也表现在遵守职业规则,融于企业文化的能力。但当今的高职教育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并没有将企业文化融入实践教学中,二是脱离企业技术需求与价值需求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得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始终游离于职业边缘而导致问题愈加突出。因而,高职课堂必须融入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高职教育真正与职业理想挂钩。价值因素、信念因素、道德因素和心理因素等构成了行业文化的内核,它作为一种文化心态和一种文化氛围存在于特定人群里。企业文化又称组织文化,是在一定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与物质形态,它包括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等。它有助于员工保持对组织的文化认同,并在组织中找到自己的归属。
四、高职课堂环境从碎片环境向系统环境的转变
课堂环境对学生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很多学校与教师开始关注不同的课堂环境因素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并基于此来进行教学设计。但在高职课堂教学的实践上,却存在着课堂环境管理碎片化的倾向。根据勒温(Lewin)的场理论,在B=f(P,E)中,其中的E(环境)包括了对个体行为有影响的一切事实。这些事实可以理解为若干个事实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简单叠加,即环境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因而,高职课堂环境管理理念的重构就必须实现从碎片环境向系统环境的转变。
(一)基于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性课堂教学设计
教育的预期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教育也不例外。这里所讲的全面发展包含但不限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情感培养、文化养成等多个要素。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每一个方面的发展并非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的集合。因此,在进行课堂环境设计时,必须具有整体系统观,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性课堂环境整合
高职课堂环境管理大体上可以分为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制度环境3个维度,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课堂物理环境也是一种潜在的心理环境,教学场所的安排本身即是对学生的一种心理暗示。传统的长条形设施摆放潜在地表明了教室中的权力秩序,圆形的设施摆放可能更能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和质疑勇气,实践场所暗示着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课堂物理环境也是一种潜在的制度环境,不同的教学场所意味着学生所应遵守的规则存在差异,在教室中跑来跑去找同学借用学习资料,可能被教师认定为不当行为,但在实践场所学生相互借用工具则可能被理解为合作学习的行为。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一是重视课堂中职业情境的营造,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的整合;二是形成民主与合作的课堂氛围,使心理环境与制度环境相整合;三是凸显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特色,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一体化进行。